首页 学生天地 学子风采
致学弟学妹的一封信
作者:陈楠         时间:2015-09-15

致学弟学妹的一封信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

两年前,也是这个时候,我坐在晚自习的教室里,认真阅读着校报上刊载的黄晋与葛思航同学的文章,我一直记得,有一段大概是这样叙述的:“今天正下着小雨,清华梧桐尚绿。烟雨迷蒙,让我想起了江南。提起笔时,窗外华灯初上。面对着信纸,我的头脑中仿佛弥漫着浅紫色如梦幻般的烟雾。”很平常的一段交代,但当时在我心中却激起了久久难以平静的涟漪——我也期盼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读,踏入梦想的校园,在诗意的环境中潜心学问。我想象着、渴望着那样的画面……

当时,我的成绩并不起眼,但是我没有嘲笑自己天马行空,因为那是真正属于梦想的心动和心底衍生的执着。当然,这段路无疑是坎坷的,因为会遭受各种冲击:来自考试、来自亲人、来自生活……而其中最严重的是来自内心的动摇:那个梦想太遥远,追逐起来似乎很累,放低一点吧。于是,放松成了松懈,放低变成了不断妥协,不断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曾经一心追逐的思想神经一下子松开,任由各种诱惑打着“调剂、减压”的旗号闯入并占领。我一边以“快乐学习”的名义逃避问题,一边又自我内疚着,似乎陷入一种矛盾的恶性循环。这时,我还会想起自己曾经写意的未来,然而只是力不从心地苦笑。幸而后来,亲情的感化,师友的帮助以及自己的不甘堕落让我重新站起来。我体会到读书不仅是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的未来,更是当下的一种责任,所以,不可任性,不能逃避。只要内心坚定,潜力真的很大!重新站起来的自己,根本不会再想什么遥远、疲惫,而是一心做好手上的事:尽快补上前段时间落下的知识笔记,全心投入学业。正如胡金辉老师所言:“每天都很充实,就不会想杂,不会平添烦恼。”的确,“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每天都要挤时间做题,背书,消化笔记,怎么还会有时间想太多呢?所以,建议偶尔迷惘的同学,如果在师友的帮助下,还有不能放下的心事,不妨让自己忙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或许,那些小乌云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如果同学们想问学习方法,我想说,先做好手上的事,比如,书背了吗?笔记消化了吗?练习做了吗?试卷分析总结了吗?自己思考为什么错?为什么答案是这样?为什么又错了呢?上次的自省或总结践行了吗?……还有,就是要抱定每件事的宗旨!譬如,很多同学都有错题本,可是,多数的错题本只是用来自我满足或应付老师,或者是个摆设,甚至成了负担,很机械地剪题、粘题、粘答案,本子很厚很多,然而脑子里的收获很少。找寻学习方法就如登山,自己由山麓一步步走上来,打好了基础,有了实践经验,有过比较,再站在高处,高屋建瓴,俯瞰各类风景,就会有自己的想法,明晰自己的路。当然,前人的方法也是值得学习借鉴的。我推荐《求学》杂志,其中有些总结很不错,我常常认真体会里面介绍的方法思维,再结合自己平时的训练经验和自我总结,思考整合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再投入实践中,不断磨合改进。

我很喜欢朱光潜先生《谈美》中的一句话:“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以出世的态度做人。”我希望大家在踏实学习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砥砺德行”。在我最苦楚的日子,我的朋友送我这样一段话:“上帝这样安排自然是有他的旨意。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美好。”我希望你们也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

最后,我想向母校和老师们深鞠一躬——谢谢母校给我一个抓住梦想的平台,谢谢老师们的敬业、诚恳、体贴、智识与特色风采为我的高中与大学搭建了七彩天桥,愿你们平安、健康、幸福!也希望学弟学妹们“敬爱师友”,好好谱写这段美妙的缘分。

  陈楠

                               2015年9月于北大燕园


上一篇: 追忆鄂高年华
下一篇: 把握今日 不畏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