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生天地 学子风采
鄂高情
作者:冯 宸         时间:2018-11-14

金秋九月,初入燕园,跻身于如潮的莘莘学子间,感受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又是一个教师节感恩季,走在未名湖畔,站在博雅塔前,我深深地感念我的母校、我的老师!

忘不了那一栋栋红砖白墙的教学大楼,忘不了曾经挥洒汗水的运动操场,忘不了清晨响彻大楼的琅琅书声,更忘不了老师讲台上的循循善诱和办公室里的谆谆教导!

最期盼的是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大家你追我赶,龙争虎斗,尽显英雄本色;最有趣的是文艺汇演,歌舞声乐,小品相声,男生女生穿着奇装异服,搬出十八般武器,尽情挥洒青春激情;最激烈的是辩论大赛,大家唇枪舌战,各抒己见,言词锋利,观点新奇;最具特色的是英语实践讲解课,我们每个人都像模像样地当起了英语老师,上一堂独立讲解并全程录像的英语公开课,我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被激发了,英语表达能力大大提升了!真的要感谢母校为我们提供这些平台,让我们在活动中展示,在活动中历炼,在活动中提升,后来我参加北大自主招生考试和高考都能从容冷静面对,可能也就是这些活动增强了我的自信,锻炼了我的随机应变能力,铸炼了我的综合素质。真的要感谢母校和我的老师们,是你们先进的育人理念,让我们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虫,而是文化基础知识扎实,自主发展全面,能担当,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真的要感谢我高中的两位班主任老师。高一的班主任刘勇刚老师总是鼓励我:“冯宸,再加把劲,把名次提一提!”课堂上,他是一位威严的老师,常常为了我们这一帮不上进的毛孩子讲得声嘶力竭;自习课,他俨然一位地下工作者,经常在窗外监视我们;课后,他又像一位恨铁不成钢的父亲,轮番地找学生谈话,几乎是软硬兼施甚至“连哄带骗”。就在刘老师的监督鞭策下,我从刚入校的前一百名挤进前五十,再从前五十提到前十五,最后跃进年级前五!高二临班,我有幸遇见了我的另一位班主任陈佳敏老师。他是一位亦师亦友的好老师:课堂上,他和我们共同探讨,是我们的授业良师;课后,他和我们促膝而谈,像知己,像兄长。在高三最紧张最难熬的一年,陈老师和我们一起共进退。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每天清晨他第一个到教室监督晨读;每天下晚自习别的老师都回家了,他还带着我们在操场跑步锻炼。我们取得了好的成绩,他比我们自己还高兴;我们在学习上遇到瓶颈,他努力想办法帮助我们突破。特别是高考前夕,为了让我们以最好的状态考出最好的成绩,他煞费苦心为我们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户外拓展和成人典礼活动,他的热情拥抱极大地鼓舞了我们每一个学生!他总是充满信心,微笑着陪同我们一起奋斗,他就是这样用他的青春火焰点燃了我们的青春。永远记得陈老师对我的鼓励:“冯宸,我相信,你一定行的,加油!”我终于冲进了北大!

在高二,我的成绩保持在稳定的状态,我的目标也越来越高,并自信满满地认为实现它轻而易举,却忽视了实际的困难。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作业和考试猛增,当作业难以按时完成,考试成绩时有波动时,我开始对目标产生了怀疑,不知道梦想有何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尝试与心灵对话,反思不足,重温入学时的目标。渐渐地,我明白了问题所在,为之后找到解决之道指明了道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和总结经验教训,打牢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使自己的学习变得有序而轻松。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鼓励,同学的支持,父母的关心,都成为了我克服万难的力量源泉,助我脱离困境,获得新生。我开始注意总结规律性的东西,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加宽了知识面,培养了自己的再学习能力。终于,我重新确立了信心,坚定地走向目标,实现了最初的梦想。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云天。我的母校,我的老师,我的亲友,正是有你们的默默关注和无私付出,未名湖畔才有我的一张读书桌。在这里,向你们道一声最诚挚的感谢。


上一篇: 一路有你,真好
下一篇: 一针济世 中医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