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研教学 教学成果
回归课本、打好基础、综合提高
2013届高考数学科第二轮复习之我见
作者:         时间:2013-04-09
 

1.二轮复习的基本思路

目标与任务:板块复习,专题训练,构建知识网络,复习方法是讲、悟、练、考、评、补,在具体措施上严把选题关、考试关、讲评关、矫正关。必须对课本知识按备考的常规要求进行科学设计、重新整合,做到纵横联系,点面结合,穿插做题训练要紧扣教材,兼顾资料,结合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让学生能真正搭建起学科知识框架,并通过不断向课外拓展延伸,联系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依据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原则:着眼于知识重组的原则;建立完整能力结构的原则;实际联系理论的原则;关注“主题”与“主干”熔点的原则;形成思维体系和方法的原则。

基本策略:知识系统化(整体、有序、自控、实用);方法大众化(通性通法);题型模型化(限时训练);答题规范化(适应评卷规则);思维策略化(一次成功)。

2.要用新的理念进行高三教学与复习

强化三种意识:模式识别意识;简缩思维意识;“准、快、灵”意识。

学习中要驾驭好四条线:●知识(结构)是明线(要清晰);●方法(能力)是暗线(要领悟、要提炼);●思维(训练)是主线(思维能力是数学诸能力的核心,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最强大的创新动力,是检验自己大脑潜能开发好坏的试金石);●表达(规范)是分界线(要合理利用草稿纸)。

关于回归课本:在复习每一课题时,必须联系课本中的相应部分.不仅要弄懂课本提供的知识和方法,还要弄清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揭示例习题之间的联系及其变换.在解高考训练题时,如果遇到障碍,应有查阅课本的习惯,通过课本查明我们在知识和方法上的缺陷,尽可能把问题回归为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在复习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会积累很多解题经验和方法,其中不乏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要注意从课本中探寻这些经验、方法和规律的依据.注意在复习的各个环节,既要以课本为出发点,又要不断丰富课本的内涵,揭示课本内涵与高考命题之间的联系.关于解题的表达方式,应以课本为标准.很多复习资料中关键步骤的省略、符号的滥用、语言的随意性和图解法的泛化等,都是不可取的,应通过课本来规范.注意通过对课本题目改变设问方式、增加或减少变动因素和必要的引伸、推广来扩大题目的训练功能.现行课本一般是常规解答题,应从选择、填空、探索等题型功能上进行思考,并从背景、现实、来源等方面加以解释.

3.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是切实落实课堂教学质量

从学生需要出发,让学生自己进行试卷分析,从“概念不清、知识遗忘、运算错误、粗心大意、策略不当、逻辑混乱”六个方面去总结失分原因,矫正错误,比较实际得分与应该得分的差距,建立“错题档案”。教师从解题的策略、思维的层次、题目的类型、知识点的分布等方面去讲评,指出学生解题过程中根本性的失误,着力解决学生解题中常犯的“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毛病。

4.突出学生主体,激发学习潜能,培养独立思考与反思能力

1)帮助学生建立网络化的知识结构。

2)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提高解题水平。解题过程其本质即为“把陌生的情境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网络中从而转化为自己熟悉的情境”的心智过程;也可以说成:“把已有的知识网络迁移至陌生的情境”的心智过程。要突破一个“老大难”问题:“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会而不对”是拿到一道题目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或考虑不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 对而不全”是思想大体正确,最终结论也出来了,但丢三落四,或缺欠重大步骤,中间某一步逻辑点过不去;或遗漏某一极端情况,讨论不够完备;或是潜在假设;或是以偏概全等。

3)立足中低档题的基本方针。高考命题“844”原则:即选择题前8题,填空题前4题,解答题前4题为简单题,逐步加大难度。选择题后2题,填空题后2题是试验新题型的窗口。

4)强化对文科数学复习的研究。文科学生,是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因而提高文科数学复习质量,对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文科数学复习,建议采用“低起点,多层次,快反馈,树信心”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质量。由于大多数文科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较理科学生要低,因此在进行文科数学的复习时需要教师把标高降低,准确的标高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实施,我们应树立动态的标高观,不同的学校、同一个学校的不同班级、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标高应该不同。在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的教学设计,用中低档问题进行训练的策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坚持对学习情况快速反馈”,以进一步树立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希望全体文科数学教师认真研究所执教的文科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采用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通过扎实的工作,以切实提高文科数学的复习质量。

5)心态决定高考成败。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关注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5. 用好考试说明、教材、高考真题等“三大宝”。

每年到这个时候,大多数考生都感觉累,不知道高考到底考什么。建议考生用好考试说明、教材、最近三年高考真题等“三大宝”。

第一宝是考试说明,它回答了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答等问题。比如考试说明里对考试重点、考试要求等作了明确说明。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哪些知识需要了解,哪些知识需要掌握,这些知识就是高考命题的范围。考试说明的样题告诉考生,高考要出什么样的题型,难度怎样。每道样题后面附有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目的是告诉考生该如何作答。

第二宝是考生手中的教材。教材也是考生备考的主要工具。高考30%的题目是一些基础题,50%是中等题,只有20%是难题。80%的基础题和中等题基本上都来源于课本的习题和例题的变形或者重组。所以重视教材就是重视基础,丢掉教材,就丢掉了分数。

  第三宝是近三年的高考真题。研究高考真题可以帮助考生找准高考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向,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近几年高考命题是稳中求变、稳中求活、稳中求新。分析前三年的高考题,特别是新课改省份对2013年的高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高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也非常重要,模拟考试能够帮助考生了解高考的试卷结构、试题形式,帮助考生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中查漏补缺、夯实基础。专家特别提到广西南宁,江苏南京和上海市等试验区的模拟卷,可借鉴作用很大。
                                                                                      (刘祥

 

上一篇: 高三英语备考的一点想法和建议
下一篇: 2012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通报